VR旅游 | 足不出户,云游中国

首页    产学前沿    VR旅游 | 足不出户,云游中国
 

VR+旅游

足不出户 云游中国

 

 

 

 

VR技术与旅游相结合,可以将大千世界吸纳进小巧的数字设备,带来“坐地日行八万里”的视觉体验,而全景视频建立影像的物理空间,又极大提升了观众的沉浸感。根据2018年中国VR消费者调查报告,消费者对VR体验最感兴趣的主题为“旅行和探险”,可见“VR+旅游”存在大量潜在受众与极大商业价值。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,人们的行动受限,旅游行业也遭受了重创。“VR+旅游”的形式则突破了现实的困境,带给人们足不出户的旅游体验。

 

 

 

 

一、“VR+旅游”表现形式

 

 

 

 

 “VR+旅游”目前主要表现为VR旅游产品与VR风景类纪录片两种形式。

 

 

(一)VR旅游产品

 

VR技术在旅游产品方面的主要应用有全景地图、VR智能导览等。

 2018年10月,浦东滨江VR全景旅游地图正式发布。只需要打开相应平台,就可以将诸多景点一览无余,还伴有相应的解说。除此之外,不少博物馆也通过VR技术建立数字化的博物馆。早在2017年,故宫博物院就推出了《故宫VR体验馆》项目,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使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历史风光。2021年贝壳找房联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,及北京、武汉、杭州等城市的九大博物馆,正式上线了各自的VR展厅,让博物馆能够便捷触达更多人群。

 

故宫VR体验馆

 

 

 

 

 

(二)VR风光纪录片

 

风光纪录片也通过VR技术得到了发展与延伸。例如,2018年中宣部牵头出品了首个国家级VR纪录片《本色中国》,旨在对外展示良好的国家形象,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。同年,故宫博物院发布了虚拟现实作品《御花园》。利用三维特效真实呈现御花园的全貌,结合史料研究还原御花园里曾经的植物、动物、假山、建筑等场景,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里再现这一皇家园林。

 

御花园澄瑞亭

 

 

 

 

二、批判反思

 

 

一方面“VR+旅游”为人们带来了更多可能性——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,观众可以全身心沉浸在场景中,达到良好的心流体验。对观众来说,银幕影像也从吸引力向体验力转型,呈现感知革命的趋势。另一方面,我们也需要反思,“VR+旅游”究竟有何特别之处,是否一切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的都值得称赞?尤其是对于风光纪录片来说,使用VR技术拍摄与传统的拍摄方式有何不同?在题材方面,选择那些普通人难以抵达的特殊场景进行拍摄也许更有价值——比如雪山、奇峰、深海等。

“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,则至者少。而世之奇伟、瑰怪,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。”对于险远之地,人们往往抱有更多好奇心。在视听语言方面,VR影像中场景代替了镜头,传统蒙太奇或剪辑的手法不再完全适用,取而代之的是视觉引导、听觉引导和运动引导三种主要方式。这意味着观众可能不会将视觉焦点集中在导演希望的位置。

 

 

 
 

中国国家地理

 

 

- END -

 

 

参考资料:

 

[1]刘茜,孟思彤.2018年中国VR消费者调查报告[J].新闻与写作,2019(09):40-47.
[2]https://tourism.realsee.com/museum
[3]https://www.dpm.org.cn/classify_detail/248480.html
[4]孙绍谊,康文钟.银幕影像的感知革命:从吸引力电影到体验力电影[J].上海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8,35(06):35-44.
[5]王廷轩.VR电影的艺术探索与未来[J].视听界,2022(03):32-36.

 

图片|网络

文字|代亚琪

排版|张晓宁

 

 

 

2022年11月15日 22:38